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

2014.11 戶外教學@大屯國小



風和日麗的補課日,來到大屯國小戶外教學,
在山林中遙望雲海彈琴。


焚香品茗。


練琴&專注聆聽老師指導的同學們。


讀書會主題:子敏《豐富人生》


文摘:《一小時和一生》


大合照。

2014.10.18 課堂紀錄:綁絃&搓絨剅



適逢同學於課堂上調音時,絨剅斷了,
老師現場講解如何搓絨剅。


講解容易磨損斷裂的部位,
以及重新綁絃後,
每一弦的蠅頭結當位於何處,
較適於日後調音轉調。

【註】蠅頭結:指古琴琴絃與絨剅連接處打的結,
因結的形狀像蒼蠅頭一般而得名,又稱蠅頭結或蜻蜓結。




認真聽講的同學們。


臨時現場重新綁絃,
但因綁絃時須拉緊,
老師建議大家平時如遇斷絃,
應戴手套或善用木棍輔助,較不傷手。


綁好絃後試音。


調音。


講解哪一條絃若斷了,
須連其他幾絃一起放掉重綁,
以及綁絃最後該如何平均纏於雁足收尾為佳。


另,老師課堂上也常提到抗指、打絃等,
關於斲琴與彈琴之間的關聯。
適逢班代近日閱讀王海燕老師所寫的 《古琴的源流》一文,
故與大家分享,摘錄原文如下:

絃與面板的距離,如因相距太遠,
彈奏時將十分吃力而產生「抗指」,或「按浮」的窖狀;
但若相距太近,則會動輒拍打琴面,
造成所謂的「打絃」,甚至根本彈不成,
概略來說,岳山處以一指的高度,
龍齦處以一張紙的厚度,最為適中。